今天又是一個炎熱的週六,昨天下午台北地區下了一場雷雨交加的午後雷陣雨,但仍無法消除今天的暑氣。一行20人分乘6輛車,在平溪國中前8:20集合完畢,於8:40抵達火燒寮17號高宅,跟高先生打過招呼後,將車輛停於高宅前路旁,於8:50整裝後出發;今天,最特別的是我們有3位小小山友參加(1位幼稚園中班、1位小一、1位小三,三姐弟都走完全程),按預定行程,先上火燒寮石古井,再上畝畝山,石硿子古道,由於行程落後,未趕到善覺寺用餐,而於石硿子古道旁小溪處用餐及午休;14:00用餐完也未依計畫回火燒寮17號,而是由善覺寺前畝畝山步道往盤山坑古道,由盤山坑古道於 16:10下至火燒寮26號,再由火燒寮26號沿產業道路步行回火燒寮17號取車,結束今天行程(更多相片在部落格相簿)。Hsingfa lai相簿
08:53 整裝完畢,於火燒寮17號高宅前團照後出發
(火燒寮最早記載為清乾隆年間由陳泉等人開闢,漢人入墾後原住民往深山遷移,搬遷過去之社地,被漢人稱為番子坑,兩民族發生磨擦,有次原住民到此地放火,當時村內屋舍皆燒成灰燼,故以之為地名。)
09:11 火燒寮石古井
(石古井,其造型像是人的左手掌心朝內,四指微彎,溪水自拇指與食指分開的虎口處流下,再注入到掌心的瀑潭之中,手掌內部空心呈弧形,下方瀑潭四周為岩石,中央潭目測深約1-2公尺,形似一口井,故名「石古井」。石古井的外側有堵小牆和一根石砌的柱子,上方架設一根鐵製的水管,它從石古井瀑布的上緣,鑿開石壁闢一條細小的溝渠引水,連接到鐵管內,以供應山區居民日常飲用水及灌溉之用。)
10:06 白根節蘭
10:55 畝畝山,海拔570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無視野
11:36 我們的小小山友,才中班喔!
11:59 路旁廢棄古厝
12:00抵石硿子古道
12:24 石硿子瀑布
12:50 於石硿子古道溪旁午餐及休息
14:00 呷飽ㄚ~團照後出發
14:22 抵產業道路(原以為結束今天行程了誰知後頭還有二小時的山路)
14:25 上畝畝山登山步道(沿道路再往前就是善覺寺)
16:07 抵火燒寮26號,老的小的都噓累累
16:28 終於走完囉~大家笑一個啦
The End